2024年作文徵文比賽
二等奬
推薦老師/伍尚俊
睡醒後,找不到外婆,我奔波在每一條小巷子,嘴裡喊著:「戴碧瑩,五十六歲的戴碧瑩……」
深秋是小巷最美的時候。小巷不大,貴在秋天時滿巷子桂花飄香。幼時的我讀不懂這濃郁,僅僅只是覺得好聞罷了。用外婆的話來說,這種香味是秋天與人最樸素的連繫。
外婆年輕時是小巷中有名的俏姑娘,她有一雙巧手,做出的桂花糕遠近馳名。家中沒有桂花樹,便只約三兩狐朋拿著根棍子衝向隔壁家,一個打,一群撿。個子不高的我碰不到頂上那些零落。桂花像波瀾不驚的日子,落下來的時候也不過是一抹琥珀色的秋天流向眼眸。當這抹秋天消散時,隔壁老伯也拿著棍子出來了,我們落荒而逃,桂花蜜在這些逃跑的日子裡慢慢沉澱。
想來,綿長舊事也像一樹零落的桂子,孤獨屹立枝頭。挨打的滋味是怎樣都忘不了,像極桂花那淡遠雅致的香氣。
各種桂花糕的製作多樣,外婆的做法是將曬乾的那一朵朵小花泡水,沁滿了香味便倒入不同的米粉。筷子一敲一打,我總不小心和成面,外婆的卻總是大小適均的粉。放上方格上的籠屜一蒸,再點綴外婆自制的桂花醬便成了。桂花沒有味道,那股甜甜的好滋味其實是花醬裡的砂糖。可外婆做的桂花糕,像極一首精緻的小詩,桂香在唇齒間打轉,細膩的口感與甜味,是外婆和秋天獨有的和諧。
長大後便再鮮少吃到那樣的桂花糕了,就連外婆也少再做了。
又一年深秋,這年家中總算種下兒時那抹芳香。花影搖曳在月色的霞光間,像星星爬上枝頭。流星落得滿地,淺銀碎影間是那一朵朵花骨朵。
桂花好像總比不上牡丹玫瑰,因為她沒有牡丹的美艷,沒有海棠的姿色,但桂花含蓄, 別緻得令人難忘, 孤獨的秀味總渴望被人記住………。
外婆與桂花相似,不張揚,不嫵媚,這都是我所珍視的。桂花樹下的外婆,頭髮有些稀疏了,背也駝下去了,就連腳也並不如從前利索,卻仍為外孫操持桂花糕的手藝。外婆愛笑,不管我說什麼她總能笑出聲來。可那些笑聲背後卻是乾巴巴的,像久放了的桂花糕,讓人在意得難以下嚥。是委屈嗎,還是對於年老的無奈?我讀不懂那抹笑背後的含義,卻總是覺得外婆是心酸的。
我們家裏一共三個孩子,一個接著一個來,外婆便一個接著一個照顧著。蹉跎歲月間,住在小巷子。我知道,她最想的還是回老家去。終究還是讀不懂的,那抹笑像桂花,每個人的理解不同,總不是外婆自己的心思。
一年年,一遍遍,一念念,滿地歲暮枯黃。老去的不只是桂花樹,更是外婆的身影。台燈映照,稀星寥落。古舊的昏黃裏,只有一顆弓腰的桂花樹陪著外婆。外婆說桂花開得越遲越好,開得遲便經得起日子。外婆與桂花,便是我的追憶如昔。